龙岩市永定区首个村级侨联组织成立
龙岩市永定区首个村级侨联组织成立
龙岩市永定区首个村级侨联组织成立
游客(yóukè)在永春县铺下村(xiàcūn)农家庭院体验老醋制作工艺。 陈小强摄(影像中国)
荒地变身文艺(wényì)小院,游客在福州市罗源县凤山镇新亭(xīntíng)自然村“新亭驿站”体验园中游览。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
房前屋后,种瓜点豆(diǎndòu)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(chǎnyè)项目,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。
在福建的许多农家(nóngjiā)院落,老醋飘香、家禽成群、菌菇生长。庭院内外做产业(chǎnyè),闲置空间被盘活,闲暇时间可利用,“方寸地”也(yě)能成为增收致富的“聚宝盆”。
150户带动全村(quáncūn)增收千万元
荔枝树掩映着农家小楼,院子(yuànzi)里醋缸成排(chéngpái)。村民陈建安一家穿梭其间,忙活不停。
55岁的陈(chén)建安,家住福建泉州市永春县岵山镇铺下村。“永春老醋有历史,味道好。现在村里鼓励自家(zìjiā)酿醋,我也是抓住机会,回村里创业的。”陈建安说(shuō)。
铺下村以(yǐ)保留和发展家庭古法酿醋(niàngcù)为特色,产业历史可以上溯千年。作为永春县培育发展庭院经济的重点村之一,近年来,铺下村聚焦老醋产业,着力打造(dǎzào)“铺下醋村”品牌,采取“公司带动(dàidòng)+技术能人+农户共享”的模式,初步形成了“醋入百家,铺铺生香”的局面。
酿醋,前后要经过糯米蒸煮、红酒发酵(fājiào)、醋酸发酵、培菌、陈酿等50多道工序,每一步都有讲究。“现在每年能酿5000多斤醋。存储发酵5年以上的老醋,能卖到30元(yuán)一斤(yījīn);10年以上的老醋,能卖到50元一斤。”陈建安(jiànān)介绍。
庭院生香也(yě)生金。“我们依托‘一村(yīcūn)一品’建设,整合农户房前屋后、路边地边土地(tǔdì),鼓励大家发展产业。”铺下村党总支书记(shūjì)、村委会主任陈少芳介绍,目前(mùqián),全村酿醋人家已由8户发展到150户,其中10户为庭院经济示范户;今年,全村醋产量预计可达1500吨,带动全村增收1000多万元。
农家庭院里除了醋香,还有辛香。在永春县(yǒngchūnxiàn)达埔镇新琼村,村民庭院中栽种的肉桂、沉香、檀木、丁香等香料植物(zhíwù),散发缕缕香气。
“新琼村有一整条产业链,香料的种植、加工、销(xiāo)售(xiāoshòu)都可以在村里进行。”达埔镇副镇长黄映炜介绍,为解决(jiějué)发展庭院经济面临的技术、资金(zījīn)、销路等问题,镇里提前做好规划、对接企业,实现产、购、销一体化经营。
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教授朱朝枝认为,乡村发展(fāzhǎn)产业,需要用规划明确发展方向,用政策引导群众预期(yùqī)。“让处处庭院因地制宜、百花齐放,助力(zhùlì)老乡增加收入、改善生活,这(zhè)应当是庭院经济的着眼点和落脚点。”朱朝枝表示。
一个镇年出栏(chūlán)3万多只大鹅
“来啰(luō)来啰,都吃得饱饱的!”福建龙岩市武平县十方镇黎畲村的养殖户肖云,熟练地舀起饲料给几十只鸡喂食(wèishí)。
在镇政府的(de)引导和扶持下,肖云自2023年起利用庭院饲养象洞鸡,并与附近(fùjìn)的工业园区食堂达成合作,销路不愁。
肖云(xiàoyún)的庭院里,其实还另有一片小天地:2500个菌筒整齐码放(mǎfàng),暗紫色的毛木耳长得有乒乓球大小。“给木耳搭架、开口、浇灌,都是我自己干。”肖云说,“我这个农家小院(xiǎoyuàn),产业可不算小。”
30多公里外的中堡镇梧地村(dìcūn),村民连仲才在自家院子里养鹅。膘肥体壮(biāoféitǐzhuàng)的大鹅成群结队,悠闲踱步,不时“曲项向天歌”。
中堡(zhōngbǎo)镇镇长汤振龙介绍,中堡镇选定朗德(lǎngdé)鹅养殖作为庭院经济重点项目(zhòngdiǎnxiàngmù),共有60户养殖示范户参加,年出栏朗德鹅数量3万多只,产值近350万元,户均增收1.2万元。
去年,福建省农业农村(nóngcūn)厅、财政厅联合出台方案,鼓励庭院经济试点资金用于激励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订单收购、承包租赁、评估(pínggū)入股等方式,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(lìyì)联结机制,联农带农发展庭院经济,推动庭院经济实现(shíxiàn)统一标准、统一购销、分户经营,有效降低庭院经济生产和市场(shìchǎng)风险,保障农户经济效益。
依托福建省庭院经济试点县机遇,武平县大力发展(dàlìfāzhǎn)特色种养,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。着眼庭院经济三产融合,县里(xiànlǐ)一方面引导农户开展百香果、象洞鸡等特色种植养殖,一方面大力扶持农产品(chǎnpǐn)加工企业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“通过培育村企品牌、拓宽产品销售渠道、提升信息化水平(shuǐpíng)等举措,县里的乡村产业和(hé)庭院经济正迈向全链条升级。”武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钟菊(zhōngjú)文说。
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项目推进处副处长王丹介绍,福建省累计安排衔接资金1.69亿元,支持三批次36个县(市、区(qū))开展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(fāzhǎn)庭院经济试点工作,已涌现出一二三产俱全(jùquán)的庭院经济业态。
满足年轻消费者(xiāofèizhě)多元化需求
“您点的茶,请慢用。”在(zài)福建武夷山市兴田镇南源岭村“福见春庄”小院,主理人金羽梦(mèng)为客人端上大红袍茶。
两年前,金羽梦在自家庭院打造了这个小院。小院离道路不远(bùyuǎn),交通便利;院内绿植茂密、茶室清幽,颇有雅韵。一到旅游旺季,来小院休憩(xiūqì)、品茶的(de)消费者络绎不绝。
像这样小而(xiǎoér)美的庭院,在武夷山市还有很多。“茶旅融合是一条体验性强、附加值高的发展路子。”福建省农科院(nóngkēyuàn)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常颂认为,挖掘好、利用(lìyòng)好已有资源,庭院经济可以发挥出更大的效益。
在星村镇黄村村,00后揭方婷将自家闲置的(de)仓库改造成“茶韵小院(xiǎoyuàn)”,主动对接时(shí)下年轻人的喜好,把新中式(zhōngshì)茶饮卖到了蓝天白云下、绿水青山间。“年轻人想玩好、吃好,还要‘出片’、拍美照。这些需求,我们小院都能满足。”揭方婷说。
提起庭院经济带来的(de)改变,黄村村党支部书记曹军说:“我们鼓励大家开发自家庭院,打造亲子互动(hùdòng)、露营、农家乐等不同(bùtóng)业态。这几年,到(dào)黄村村品茶、休闲的游客多了。”去年,黄村村茶产业产值1.5亿元,旅游收入3000万元。
为鼓励村民发展(fāzhǎn)特色种植、休闲旅游、特色手工、生活服务等庭院业态,武夷山市出台促进庭院经济(tíngyuànjīngjì)发展扶持政策,对发展相应业态的(de)主体给予资金、政策扶持。
在武夷山市,茶韵小院、荷韵小院等一批特色庭院经济项目,如雨后春笋般(bān)涌现,业态涵盖了餐饮、民宿(mínsù)、田园(tiányuán)采摘等。在网络上,这些颜值高、体验新的小院业态成了“网红”,频频被网友们(men)检索、分享。
院里开花,院外也要(yào)香。福建省明确(míngquè),要积极衔接好庭院经济试点资金与农村(nóngcūn)人居环境整治项目,开展与庭院经济相关的路、水、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,引导群众对闲置宅基地、边角地、庭前院后的空地(kòngdì)进行升级改造(gǎizào),打造成菜园果园、加工小园、养殖小圈、休闲小站等。
一方庭院(tíngyuàn),不仅是村民的(de)生活居所,更成为展示乡村风貌、传承乡村文化、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窗口。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介绍,到今年年底(jīnniánniándǐ),福建力争培育庭院经济重点村200个以上、庭院经济示范户(hù)6000户以上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05月08日 07 版(bǎn))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